(附一)无年世可系者
作者:〔一〕《竹书纪年》帝王之没皆曰「陟」《韩昌黎集?黄陵庙碑》案:《存真》、《辑校》列於五帝部分「昌意降居若水」条后。《辑校》云:「此昌黎隱括本书之语,非原文。」《订补》云:「案此条似不应列於此。」「没」,《存真》、《辑校》皆作「崩」。今本《纪年》注作「崩」,雷学淇《考订竹书纪年》卷一云:「韩昌黎《黄陵庙碑》引注文首句「崩」作「没」。」《存真》、《辑校》或据今本改。《订补》所引《路史?发挥》卷五,见本书附录。
〔二〕获君曰「止」,诛臣曰「刺」,杀其大夫曰「杀」(其事並出《竹书纪年》)。《史通?惑经》案:《订补》云:「案此乃刘知几隱括本书之语,非原文。」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
〔三〕执我行人(其事並出《竹书纪年》)。《史通?惑经》案:《辑校》附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《春秋?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。」雷学淇《考订竹书纪年》卷五据此列於晋顷公七年,作「执鲁行人叔孙婼」。原《史通》之意,以为《纪年》书法多与《春秋》同,不必实指某事。此「执我行人」之「我」应为晋而非鲁,雷氏之说非是。
〔四〕王恢,一,魏思成王时。《纪年》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卷上案:《订补》云:「案「思」乃「惠」之误。」雷学淇《竹书纪年义证》附录已收,《订补》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二卷,梁元帝萧绎撰。此为元人叶森所增补,然所缀入者皆为標注,不相淆杂,原书尚可考见。见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子部类书类。
〔五〕王莽,一,魏惠王时人。《纪年》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卷上案:雷学淇《竹书纪年义证》附录已收,与上条合为一条,云:「二人姓系未详,事亦失考,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引,云梁惠成王时人也。」《订补》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
以上五条皆为唐代以前著述所引《纪年》,应可信从,唯或为隱括之词,或属简略过甚,即强为编次,亦无年可系,因附於此。
〔二〕获君曰「止」,诛臣曰「刺」,杀其大夫曰「杀」(其事並出《竹书纪年》)。《史通?惑经》案:《订补》云:「案此乃刘知几隱括本书之语,非原文。」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
〔三〕执我行人(其事並出《竹书纪年》)。《史通?惑经》案:《辑校》附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《春秋?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。」雷学淇《考订竹书纪年》卷五据此列於晋顷公七年,作「执鲁行人叔孙婼」。原《史通》之意,以为《纪年》书法多与《春秋》同,不必实指某事。此「执我行人」之「我」应为晋而非鲁,雷氏之说非是。
〔四〕王恢,一,魏思成王时。《纪年》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卷上案:《订补》云:「案「思」乃「惠」之误。」雷学淇《竹书纪年义证》附录已收,《订补》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二卷,梁元帝萧绎撰。此为元人叶森所增补,然所缀入者皆为標注,不相淆杂,原书尚可考见。见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子部类书类。
〔五〕王莽,一,魏惠王时人。《纪年》。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卷上案:雷学淇《竹书纪年义证》附录已收,与上条合为一条,云:「二人姓系未详,事亦失考,《古今同姓名录》引,云梁惠成王时人也。」《订补》补於「无年世可系者」。
以上五条皆为唐代以前著述所引《纪年》,应可信从,唯或为隱括之词,或属简略过甚,即强为编次,亦无年可系,因附於此。